近期,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干部加強學習的系列講話,深受啟發(fā)、備受鼓舞,簡要梳理與“老同學”交流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老干部是黨執(zhí)政興國的重要資源,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(yè)的重要力量。這一重要論述,對老干部充分發(fā)揮優(yōu)勢和作用寄予了殷切期望,對做好新時代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濮陽市老干部大學是我市加強老干部工作、推動老干部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重要依托,是黨的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多年來,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支持老干部工作,歷任同志接續(xù)不懈努力,我市老干部大學緊握時代脈搏,積極開拓創(chuàng)新,注重特色辦學,強引領、重管理,增活力、求質量,在加強政治思想引領、打造文化養(yǎng)老陣地、倡導樹立社會文明風尚、助力經濟社會發(fā)展等方面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,成為我市老干部工作的亮麗品牌。目前,我市老干部大學學員多數為新中國成立后出生,是社會主義革命、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的見證者、親歷者、實踐者,特別是共同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、多次政治運動和改革開放歷程的歷史轉折,見證了國家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全過程,主要特點是甘于吃苦、樂于奉獻,求知欲強、不甘落后,擔當作為、積極進取,但傳統(tǒng)觀念濃、家庭負擔重、工作壓力大,求學階段所學知識不夠系統(tǒng),知識架構不夠完備。這樣一個群體,心氣尚足、身體尚好、余熱尚在,工作經驗豐富、群眾威望較高,是社會的寶貴財富、發(fā)展的潛在力量,必須珍惜“夕陽紅”,養(yǎng)成新學習習慣、釋放新家國情懷,勤學、樂學、善學、博學,在不斷學習中完善自我,在與時俱進中體現價值,做一個有追求、有尊嚴、有品位、有情懷的“新老年”。
一、勤學,要學而有益
老話說:“活到老,學到老,活到八十還學巧?!鼻趯W是一種精神,一種追求,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在農耕時代,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;在工業(yè)經濟時代,一個人讀十幾年書,才能用一輩子;到了知識經濟時代,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,才能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。新形勢下,新知識、新事物層出不窮,如果不努力提高個人素養(yǎng)、加快知識更新,就跟不上時代步伐、得不到社會尊重。勤學,才能明事理、心氣順,有家庭尊嚴;勤學,才能不落伍、不掉隊,有社會地位;勤學,才能做到人老思想不老、精神不老、知識不老,保持走在前列、從容面對的底氣。要勤讀書。為善最樂,讀書最佳。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,讀書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學習途徑,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、得到智慧啟發(fā)、滋養(yǎng)浩然之氣。過去投身工作、照顧家庭,沒有充分時間用來讀書學習,而今有了充足的時間,一定要靜下心來,品書香、養(yǎng)浩然之氣,悟書韻、修處事之德,滋潤身心、健心強體,拓寬視野、提升境界,在學習中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升,實現新的人生價值。要勤思考。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走過了世事滄桑,經歷了風霜雪雨,經驗豐富、思維健全是老干部群體的突出優(yōu)勢。要揚長補短、加壓奮進,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,把學習與生活統(tǒng)一起來,舉一反三、融會貫通,在學習中歷練品性、積淀涵養(yǎng),在思考中提升能力、解決問題,做到學有所獲、思有所成,做一個有思想、有智慧、有涵養(yǎng)的知識老年。要勤總結。掌握知識多的人叫“知者”,解決的是懂不懂、會不會的問題;智慧才能高的人叫“智者”,解決的是怎么辦、怎么辦好的問題。新時代的老干部,要把總結老經驗和學習新知識、傳承老習慣與解決新問題結合起來,重實踐、勤總結、講實效,把學而知、聽而知、經歷而知、思考而知的各種知識,上升為認識問題的規(guī)律、解決問題的辦法,避免陷入少知而迷、不知而盲、無知而亂的困境,用智慧和方法滋潤家庭、奉獻社會,讓學習成為提升生活質量、幸福指數和人生價值的“金鑰匙”。
二、樂學,要學而有趣
“我們這一輩,和共和國同年歲,上山練過腿,下鄉(xiāng)練過背,學會了忍耐,理解了后悔,酸甜苦辣釀的酒,不知喝了多少杯……”這首歌,唱出了一代人的心聲。我們這一輩,走過了艱難困苦的歲月,為家庭為社會作出了應有貢獻,卻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培養(yǎng)興趣、享受生活的時間和空間。退休,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,我們在美好的時期趕上了美好的時代,一定要把這種遺憾轉化為學習的興趣和動力,變“要我學”為“我要學”,變“學一陣”為“學一生”,享受學習之趣、學習之樂、學習之美。要在學習中培養(yǎng)志趣。這是一段難得而美好的歲月,可以靜下心來讀點書、看點報,可以學習繪畫、練習書法,可以唱歌跳舞、陶冶情操,撿起來因忙于工作而逐漸生疏的特長,試一試心心念念卻無暇顧及的愛好,放飛心情、頤養(yǎng)身心,在寬松的環(huán)境中活出有興趣、有愛好、有專長、有情致、更加精彩的自己。要在學習中享受美好。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,都可以在文藝作品中找到啟迪,那是精神的寄托和心靈的共鳴。書畫、琴棋、音樂、舞蹈,談笑有鴻儒、往來無白丁,老干部是思想先進、志趣高雅、層次高、影響大的優(yōu)秀群體;老干部大學是老同志政治活動的中心、學習知識的課堂、文化娛樂的場所、安度晚年的樂園。在這段歲月、在這方天地,享受友情之美、興趣之美、生活之美,應該是對這一時期最精準的定位。要在學習中添彩社會。增長知識、豐富生活、陶冶情操、促進健康、服務社會是老干部大學的辦學宗旨,也是老干部的修為指向。而今,老干部返聘上崗不在少數,老干部文化活動也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亮麗風景。要在緊跟時代步伐中與時俱進、在完善自我中展示風采,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為,服務新發(fā)展、引領新風尚、宣傳新時代、添彩新生活,用豐富多彩的生活裝點流金歲月、暢享太平盛世。
三、善學,要學而有方
善學者師逸而功倍。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方法,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路徑,少年人善于記憶,老年人強于理解,不同的階段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要擇其適用而從之。學貴有疑,要懂得取舍。古人言,讀書貴能疑,疑乃可以啟主。當今時代,信息之豐富,讓人思接千載、視通萬里;書卷之浩繁,讓人眼花繚亂、目不暇接。要善于在“老牛自知夕陽短”的求知若渴中理性取舍,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,專心致志地付出不懈的努力,而不是淺嘗輒止、一事無成。特別是面對紛繁復雜、真?zhèn)坞y辨的宣傳廣告、虛假信息,要有足夠的辨析、抵御能力,以知識儲備練就“火眼金睛”, 讓為老年人“量身定做”的詐騙陷阱無隙可乘。學貴有恒,要堅持不懈。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?!,F實中,不少人都有長期堅持、積少成多,最后取得驚人收獲的經歷。老干部時間充裕,卻沒有硬性的需要和要求,必須自我加壓,利用好時間、做好規(guī)劃,認真、堅持、執(zhí)著、熱愛,在堅持不懈、久久為功中提升素養(yǎng)、砥礪品性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學貴有用,要知行合一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學習重在實踐,貴在致用,這是學習的目的,也是學習的精髓所在。作為“不用揚鞭自奮蹄”的老年群體,既要讀好有“字”之書積淀知識素養(yǎng),又要讀好無“字”之書惠及家人社會,要善于在學習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,盡一己之力、成一家之興、解他人之難,做一個對家庭、對社會有貢獻、有價值的人。
四、博學,要學而有效
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。家國情懷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,更是仁人志士的內在品格。千百年來,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、飽嘗艱辛而不屈,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居功至偉。老干部在家是長輩,在社會上是長者,要在學以致用中以廣博的學識、博大的心胸傳承優(yōu)秀基因、釋放家國情懷。要做家的“定盤星”,在弘揚新風中走在前列。家有一老,勝似一寶。老年之“寶”,在于言傳身教、道德秉承。要樹立孝悌忠信、克勤克儉家風家規(guī),營造尊老愛幼、和諧睦鄰的文明風尚,傳承社會新風、弘揚文明正氣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做文明風尚的示范者和引領者。要做國的“守夜人”,在民族復興中默默奉獻。廣大老干部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,無論是理想信念、政策水平、道德修養(yǎng),還是把握大局的能力、處理問題的本領,都是服務社會的寶貴資源,雖脫離“一線”,但仍要心系“前沿”,要通過建言資政、獻計獻策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盡心竭力,指導幫助青年干部奮發(fā)圖強、勵精圖治,助力改革發(fā)展蹄疾步穩(wěn)、砥礪向前,延續(xù)中國精神生生不息、代代相傳,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走進現實、早日實現。要做社會的“鋪路石”,鋪就發(fā)展之路行穩(wěn)致遠。今年,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、“兩個一百年”交匯的關鍵之年。新時代的老干部要把學習自覺融入改革發(fā)展的偉大實踐,融入轟轟烈烈的黨史學習教育,離崗不離黨、退休不褪色,學史明理、學史增信、學史崇德、學史力行,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鋪路石,在參與社會、回報社會中發(fā)光發(fā)熱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濮陽貢獻智慧力量。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