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2日,天氣轉晴,鄭州大街小巷逐漸復蘇的餐館,給這座城市平添了煙火氣息。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各餐飲企業(yè)堂食已經(jīng)放開,但觥籌交錯的熱鬧場景并未出現(xiàn),間隔就餐、使用公筷、主動消毒洗手等文明行為,已成為大家“舌尖”生活的新風尚,“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”的理念,漸漸深入人心。
排隊“一米線”,外賣受熱捧
上午10點多,解家河南菜名門廣場店不斷接到訂餐電話?!斑€有沒有包間?”“大堂里會不會人擠人?”電話那頭,顧客禮貌地詢問?!白蠲黠@的一個變化,是大家不再‘湊熱鬧’了?!痹摬惋嬈髽I(yè)市場部經(jīng)理李瑋說,為避免堂食擁擠,飯店結合實際情況,將大堂里的8張大桌撤至4張,小桌與小桌之間間隔一桌擺臺。不少顧客在選座時,自覺與他人保持距離。
上午11時許,在芙蓉巷成都名小吃正弘城店外,前來就餐的市民戴著口罩有序排隊,相互之間保持著1米距離?!爸暗昀锝?jīng)常存在顧客擁擠的情況,現(xiàn)在排隊成了一種自覺?!痹撈髽I(yè)創(chuàng)始人吳少輝說。
在疫情防控期間,外賣備受追捧。“我們之前不做外賣,受疫情影響外賣上線后,40天就突破了10萬單?!崩瞵|說,不少人居家點外賣時不要餐具,既環(huán)保又衛(wèi)生。
個人衛(wèi)生“講究人”越來越多
“我想去后廚看一看?!鄙衔?1點多,和家人聚餐的張先生一走進解家河南菜建業(yè)五棟大樓店,就要求店長帶他參觀廚房??吹礁蓛粽麧嵉膹N房,他放了心:“以前不會關注后廚,現(xiàn)在覺得,吃得干凈吃得健康最重要。”
吳少輝說:“現(xiàn)在,很多顧客會主動詢問店內(nèi)消毒頻率、防疫措施等,我們專門打印了《餐廳防疫工作要求》放在前臺,一來是防疫規(guī)范的需要,二來也想給顧客吃顆定心丸?!?/p>
“請您掃碼并測量體溫,每桌選擇一位登記一下個人信息。”在芙蓉巷成都名小吃正弘城店,店員盡量簡潔地介紹就餐流程。對這些流程,顧客們普遍很配合。“越細致,越安全?!鼻皝砭筒偷臈钆空f。
在這里,用餐前后大家自覺用擺在餐桌上的免洗酒精消毒劑洗手,并自帶紙巾、濕巾;就餐后,桌子上也不再狼藉一片。吳少輝說,經(jīng)歷了這次疫情,大家的衛(wèi)生意識、文明素養(yǎng)確實在提升。
使用公筷公勺已成為新習慣
“去吃飯,面前的筷子從一雙變成兩雙?!边@是4月9日記者的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的信息。一雙個人用筷、一雙公筷,這樣的“配置”,越來越常見。
莊語餐茶會經(jīng)理張瑋介紹,開放堂食后,公筷從每桌一兩雙變成了每人一雙:客人自用的筷子,筷子柄和筷子頭是拼接的,使用后將筷子頭丟棄即可;公筷是黑色竹筷,使用后集中消毒?!巴ㄟ^我們的觀察,公筷的使用率達百分之百,大家都自覺地使用兩雙筷子就餐,并給予好評?!睆埇|說。
分餐制也開始流行起來。不少飯店在湯類菜肴上桌前將其分成小碗,以確保安全。
餐前洗手、使用公筷公勺、保持一米距離排隊……這樣的文明新風尚漸成氣候?!懊總€人都要對自己負責,只有當好自己健康的‘把關人’,家人、朋友才能更平安更幸福。”市民張先生的這句話,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。(河南日報記者 周曉荷)
(原載于2020年4月14日《河南日報》2版)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