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張白凈的臉龐,像未經(jīng)風吹日曬,誰會想到他能與群眾打成一片;稍顯瘦弱的身軀,像未經(jīng)歲月磨煉,誰會想到他能手提重物步履輕盈。他就是韓曉鵬,清豐縣委宣傳部辦公室負責人,2018年4月任清豐縣瓦屋頭鎮(zhèn)霍子寨村駐村工作隊員,2019年11月轉任東草場村駐村第一書記。
駐村兩年多來,韓曉鵬已從當初的心情忐忑,到現(xiàn)在的鎮(zhèn)定自若;從當初的兩眼一抹黑,到現(xiàn)在說起村情、講起政策頭頭是道;從當初沒有農(nóng)村工作經(jīng)驗,到現(xiàn)在處理村內(nèi)大小事務得心應手。
撲下身子
扎根村子
剛到村里工作,韓曉鵬就參加了包鄉(xiāng)縣領導組織召開的扶貧座談會??吹酱蠹屹┵┒?,韓曉鵬深感壓力,他暗下決心要即刻行動?!皹I(yè)務不熟練,可以學;情況不了解,可以問。我覺得干任何事情,最重要的是先行動起來?!表n曉鵬說。
心沉下來了,身子更要撲下去。為改善辦公環(huán)境,提高工作效率,韓曉鵬添置了柜式空調(diào)、取暖桌、打印復印一體機等辦公設備,鐵了心鉚足勁,擼起袖子加油干。
隨后的日子里,在村黨群服務中心,在街頭巷尾,在貧困戶家中,總能看到韓曉鵬拿著筆記本走村訪戶,了解村情,采集信息。在走訪座談中,對于如何快速了解掌握情況,韓曉鵬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辦法。一個是盯緊靠上的“土辦法”,主動向鎮(zhèn)政府、管區(qū)領導和村干部討教,了解面上的工作,劃定重點范圍。另一個是摸索出“兩走一送”法,走到村干部、老黨員、群眾代表家中,側面了解情況,征求意見建議;走到貧困戶家中,了解家庭收入,動員發(fā)展增收項目;送政策,把扶貧政策講解到位,讓貧困戶“應享盡享”。當厚厚的本子記得密密麻麻時,他的心里越來越有底了。
開動腦子
謀劃路子
支部有力量,脫貧有希望;黨員做表率,發(fā)展才會快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,韓曉鵬把建強組織放在第一位,注重把黨建資源轉變?yōu)槊撠氋Y源,凝聚起同心扶貧的強大力量。
每月5日,韓曉鵬都按要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,以主動上黨課、大家一起學、集體大討論等形式,增強廣大黨員抓黨建促脫貧意識;要求每名黨員認真學習扶貧政策,發(fā)揮政策最大效用,精準服務貧困群眾;注重培養(yǎng)和發(fā)展黨員,想方設法把有致富帶富能力、脫貧有思路有辦法的優(yōu)秀人員吸收進來;組建190余人的“黨建微信群”,公布村產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基礎設施項目、脫貧攻堅政策等信息,引導黨員群眾主動思考、共同商議發(fā)展路子。
經(jīng)過深入探索,集思廣益,韓曉鵬制定了“基礎設施大改造、貧困群眾全摘帽、致富路上都不少”的發(fā)展思路,得到了村“兩委”班子的認可,贏得了黨員群眾的支持。
甩開膀子
干出樣子
藍圖已繪就,奮進正當時。“我的目標就是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,給老人們一個安逸的晚年,讓貧困戶不再過窮日子、苦日子?!表n曉鵬的眼神充滿篤定,自信的臉上寫滿了堅毅。
實施基礎設施提升,新打機井5眼,解決群眾灌溉難題;安裝路燈40余盞,照亮群眾回家路;協(xié)調(diào)廁所改造資金7000余元,提高群眾生活水平;繪制文化墻1幅,提升村內(nèi)文化氛圍……
關心關愛貧困群眾,向清豐縣民政局申請棉衣、棉被40余套,協(xié)調(diào)“衣往情深”志愿服務組織為貧困戶捐獻舊衣200余件,為1名貧困戶申請危房改造資金1.5萬元,為2名“事實孤兒”申請每人每月900元的補助,引導1名貧困戶添購山羊享受獎補,春節(jié)期間為貧困群眾送去面粉、食用油……
村里有位大姐說,“韓書記對貧困戶很上心,比有些當親兒子的都強”。韓曉鵬的工作得到黨員群眾的充分認可,被推薦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典型代表參加全縣脫貧宣講活動。
翻開韓曉鵬的工作記錄本,下半年工作計劃赫然映入眼簾,“安裝路燈120盞,擴建標準化村室,建設村文化廣場……”。
這就是韓曉鵬,一名普通的駐村第一書記,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肩扛千斤謂之責,背負萬石謂之任”的深刻含義,唱響了一首“人不奮進枉黨員”的青春之歌。(記者 王振巍 通訊員 楊鴻舉)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