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好,這里是濮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熱線電話,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助的?”1月31日,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值班室,電話鈴聲此起彼伏,接線員趙一曼抓起電話,耐心為致電人講解外地入濮的防疫政策規(guī)定。當天,吳改茹、常瀟、王文卿、趙一曼4名熱線值班人員共接聽電話1600余個。
這部號碼為6996021的熱線電話,主要用于接受群眾咨詢、提供政策解讀,并將群眾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轉交指揮部辦公室,再分配至各工作專班協(xié)調(diào)解決。
熱線負責人、市衛(wèi)健委干部劉香云介紹,熱線原來由5人24小時輪流值班,值班人員還肩負著指揮部的文件下發(fā)和會務通知等任務。1月18日以來,為方便更多群眾撥打電話,按照市委主要領導要求,熱線電話由1部變?yōu)?部,仍是24小時不間斷接聽電話。
熱線電話多了,電話量驟然上升。據(jù)中國聯(lián)通濮陽市分公司后臺統(tǒng)計,4部熱線電話開通以來,一天最多接聽2350個電話,相當于每人不到兩分鐘就要接一個電話。如果加上解釋的時間,熱線值班人員幾乎一刻不停在接電話。劉香云說,因為需要不停接聽電話,無暇喝水,許多人的嗓子啞了,嘴上起滿了水泡。
“別看她們都是女同志,但沒有人喊苦叫累,也沒有人退縮。尤其是劉香云,再過3個月就退休了,還風風火火地堅守在崗位上。”說起熱線值班組的“娘子軍”,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多名同志豎起了大拇指。
“特殊時期,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、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?!眲⑾阍票硎?,在接聽熱線的過程中,因為個別人對防控政策不理解,有時會遇到無理取鬧的,甚至還有張口罵人的,“我們的小姑娘一邊接電話一邊掉眼淚,被罵了不能還口,還得耐心向他們解釋。我經(jīng)常說,如果能用我們的‘辛苦指數(shù)’‘委屈指數(shù)’換回群眾的‘幸福指數(shù)’‘滿意指數(shù)’,挨罵、受委屈都值了。”
1月31日至2月5日,熱線值班組“娘子軍”共接聽電話7000余個。她們用自己的熱心、細心和耐心,當好濮陽疫情防控政策的“宣傳員”,為入境入濮返濮人員及他們的家人送去了家鄉(xiāng)的關心和問候。記者 段利梅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