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成振興路、開州北路、歷山路、大慶路、江漢路等多條道路的人行道集中整治維修;
完成京開大道、古城路、振興路、中原路等多條道路的1600余套井蓋、400余座井箅的集中整治;
對開州路、昆吾路、濮上路、黃河路等10條道路的雨水管網(wǎng)進行清淤改造。
…………
今年以來,我市城市管理部門轉作風、提能力,在實現(xiàn)“保證市政設施完好率,群眾反映問題的快速處理率,提高群眾滿意率”的“三率”工作目標中展現(xiàn)新作為,高質量完成了上半年工作目標。
提質增效,保證市政設施完好率。由于去年雨水較多,尤其經過“6·13”“7·20”等幾場強降雨的洗禮,今年市政道路設施病害較往年更為嚴重,加上上半年疫情影響,維修時間緊、任務重。為提高工作效率,該局啟動城區(qū)道路損壞普查,制訂維修計劃,共完成振興路、開州北路、歷山路等多條道路的人行道集中整治維修,更換或維修樹框石400余套,更換雨水井蓋井箅150余套。開展瀝青路面網(wǎng)裂和坑槽病害集中維修任務,完成中原路(大慶路至京開大道)、振興路、古城路、濮上路等道路瀝青路面維修1萬余平方米。
修整城市道路“瘡疤”,提高群眾出行滿意率。成立工作專班,對存在沉陷、井框差、響動等問題井蓋開展集中整治,完成全市400公里道路上8000余座井蓋的普查,并為每條道路建立破損井蓋數(shù)量臺賬,準確掌握井蓋運行狀態(tài)。集中力量對西部城區(qū)的井蓋開展集中整治,完成京開大道、古城路、振興路等多條道路的1600余套井蓋、400余個井箅的集中整治。
巡查結合,保證群眾反映問題的快速處理率。完成18萬公里道路、5條主要河道、30座橋梁、87個沿河出水口的巡視工作,修補單個井蓋、井箅、蓋板、石墩共計100余起。處理“老李服務熱線”案件約1300個,處理市長熱線、市民舉報等各類電話熱線40個,排除安全隱患300余處。辦理道路挖掘審批23件,監(jiān)管水、電、氣、暖、通信、公安交警智慧紅綠燈搶修等道路施工150余處,制止道路擅自施工40余處,督促有關單位修復道路塌陷、沉陷、損壞等20余處。
防治兼顧,牢牢掌握防汛主動權。雨水管線清淤方面,對開州路、昆吾路、濮上路等10條道路的雨水管網(wǎng)進行清淤改造,共完成16858米管道、560余座檢查井和1800余座雨水口的清淤工作。易澇點改造方面,完成京開大道涵洞、開州路與政和路交叉口、東濮路易澇點、麗都路與任丘路交叉口、黃河西路與香山路交叉口共5處易澇點改造,完成管線清淤4000余米,建設閘門1座。泵站提升改造方面,完成市城區(qū)23座雨水泵站抽水泵、控制柜和變壓器等泵站重要設備的體檢和維修,排除泵站設備故障1400臺次,檢修保養(yǎng)設備100臺次;完成開州南站、綠城路泵站等10余座雨水泵站應急電源自動轉換開關柜的安裝驗收工作。防汛平臺建設方面,實現(xiàn)了對管轄的200公里道路、400余公里的雨水管網(wǎng)、23座雨水泵站、35座雨水閘門、20個積水點、3個涵洞、24座橋梁的在線監(jiān)控,完成監(jiān)控設備安裝維修30余處,安裝監(jiān)控太陽能板1處、監(jiān)控網(wǎng)線接線2處,極大提升了城市防汛精準指揮、快速反應能力。記者 王瑩 通訊員 蒿海真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