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李,這兩天有沒有給別人修車?。俊?月5日,記者在華龍區(qū)長慶辦采訪時,發(fā)現(xiàn)工作人員看見一個叫“小李”的總喜歡這樣寒暄幾句,半開玩笑的話語中,帶著一種褒揚。
“小李”名叫李秀磊,是該辦事處的一名普通職工,憨厚、樸實?!澳悴恢溃嚴锏碾娖窟B接線可給群眾幫大忙了?!痹撧k事處一名工作人員打趣道。
原來,李秀磊平常喜歡鉆研修車技術,自己車里常年放著一根電瓶連接線。當有人給他打電話告知“車打不著火了”,他二話不說就跑過去幫忙。
李秀磊第一次義務救援是在2012年冬天的一天。那天,李秀磊一個朋友的車因為長時間不開,導致啟動困難。接到朋友的求救電話后,他放下手中的活兒,急忙開車趕了過去。到了之后,他從自己的車里拿出電瓶連接線,將自己的車和朋友的車連接到一起,再加上猛踩油門,朋友的車就啟動開了。
后來,隨著時間的推移,一傳十、十傳百,李秀磊義務救援的消息不脛而走,凡是聽到這個消息的人,只要遇到車輛拋錨啟動不開的狀況,都會想到李秀磊。而李秀磊只要接到車主求助電話,無論白天黑夜,還是雨雪風霜、距離遠近,都會第一時間奔赴現(xiàn)場,盡最大努力幫助其解決燃眉之急。
修車的次數(shù)多了,李秀磊也產(chǎn)生了“職業(yè)敏感”:路上誰的車前蓋開著,有可能是車啟動不開了。憑借經(jīng)驗,愛操心的他總會走上前問一句、幫一把。就這樣,李秀磊堅持了10余年,被他救援過的車輛少說也有五六百輛。
每成功完成一次義務救援,李秀磊就會發(fā)抖音視頻:“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,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?!?strong>記者 王瑩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