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,記者獲悉,我市承接落實省賦予縣(市)86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工作已實現(xiàn)全部運行。截至目前,相關職能部門已累計辦理業(yè)務1088件。濮陽經驗做法和取得的成效,被省委編辦工作信息2023年首期專期刊發(fā),向全省各地市推送。
為進一步釋放放權賦能改革活力,為縣域經濟發(fā)展構建新引擎、提供新動力,去年10月,我省決定向各縣(市)下放第二批86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。我市高度重視該項工作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,市委組織部召開專題推進會,要求高質高效抓好該項工作的貫徹落實。市委編辦牽頭成立由16個市直部門組成的改革工作專班,組建聯(lián)絡員隊伍,對86項權限逐項認領并明確責任。各縣放權賦能改革領導小組加強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,全力做好下放權限承接工作。
把握關鍵重點,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。一是規(guī)范權限移交。市有關部門1個月內全面完成對縣級對口部門的業(yè)務培訓,統(tǒng)一簽訂賦權事項交接協(xié)議,同步交付各縣相關政策文件、檔案資料、制式證明等960余件。二是調整權責清單。按照要求,涉及權限下放的市直部門去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部門權責清單調整工作,各縣權責清單調整工作同步完成。三是推動進廳上網。堅持“能進則進、應進必進”原則,推動賦權事項最大限度進駐行政服務大廳。四是開展協(xié)同監(jiān)管。暢通監(jiān)督渠道,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,機構編制、改革、督查、行政審批、司法等部門及時對投訴舉報問題開展調查處理。五是提升行政效能。結合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改革,及時將86項權限中涉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,自然人、法人生命全周期有關事項納入“一件事一次辦”范疇,進一步精簡環(huán)節(jié)、壓縮時限,推動審批效率明顯提升,受到了企業(yè)和群眾的普遍好評。記者 段利梅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