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,我們打了一個“大勝仗”——面對來勢洶洶的臺風“杜蘇芮”,全市人民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,構(gòu)筑了一道防臺風、防暴雨的堅強屏障。
而今,臺風“杜蘇芮”悄然敗走,我們是否該刀槍入庫、馬放南山,坐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呢?答案是:不能!筆者認為,臺風“杜蘇芮”雖走,防汛警報并未解除,我們的防汛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。
歷史經(jīng)驗表明,每年的六月、七月、八月3個月,是濮陽地區(qū)極端天氣頻繁、極易發(fā)生暴雨的時期。尤其是“七上八下”這段時間,更是降水量較多、極端天氣偏多的時期。做好這一時期的防汛工作,對于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,以及全年安全生產(chǎn)乃至我市經(jīng)濟、社會安全,都至關(guān)重要。
更何況,天氣預報表明,第六號臺風“卡努”也正在趕來的路上,其破壞性并不比“杜蘇芮”弱,當前防汛工作面臨的艱巨任務,容不得我們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。
也許有人會說,從此次臺風“杜蘇芮”的防汛實踐來看,其程度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強。但防汛工作就是這樣,不怕一萬、就怕萬一,我們寧可備而不用,不可用時無備。鄭州“7·21”留給我們的教訓并未走遠。
每一次風雨來襲,都是對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驗。此次迎戰(zhàn)臺風“杜蘇芮”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,主要領(lǐng)導頻繁調(diào)研、檢查防汛工作,并召開會議安排部署,相關(guān)部門徹夜不歇、堅守崗位,全市人民全力配合,同心協(xié)力,將臺風“杜蘇芮”帶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。這表明,只要我們高度重視,做足功課,不打無準備之仗,我們就能夠做好防汛工作。怕的就是麻痹大意,等暴雨來臨時倉促迎戰(zhàn)。
因此,我們必須繼續(xù)繃緊防汛“安全弦”,高度重視防汛工作,科學把握汛情規(guī)律,詳細制訂防汛預案,把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、每個縣區(qū)、每個崗位、每個人頭,每條河流、每個閘門、每個工地,才能確保守土有責、守土盡責,力保一方平安,助力濮陽平安度過汛期,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袁冰潔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