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,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,,久久久久亚洲av色欲av,精品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

首頁 > 新聞 > 要聞 > 正文     濮陽網(wǎng)-中共濮陽市委門戶網(wǎng)站 濮陽市唯一重點新聞網(wǎng)站


鄉(xiāng)村行·看振興丨又見旋木老手藝

作者:  文章來源:濮陽日報  字體: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28 07:31:37   

搟面杖排列有序,光可鑒人;狼牙棒精雕細琢,紋理清晰;嘩啦棒槌憨態(tài)可掬,搖起來嘩啦作響……3月25日,在市龍城廣場南側,記者路過楊剛民老兩口的旋木制品攤,看到一件件散發(fā)著原木清香的旋木工藝品做工精巧、造型別致,既具實用性又有觀賞性,忍不住停下腳步,現(xiàn)場采訪了他們。

“昨天晚上下雨了,今天有點冷,我以為楊師傅不會來了,也沒下樓。誰知剛才隔窗一看,人家兩口子早在這里候著了,這才慌慌張張地跑來。這是我專門請楊師傅制作的第三把木劍了?!奔易「浇目蹬?,一邊把玩欣賞著手上的木劍一邊說。上星期,她請楊剛民打制一把木劍,早晨鍛煉身體用,約好今天交貨。她先前的那兩把,讓兩個跟她一起晨練的姐妹要去了。

“看大妹子說的,這都春天了,冷不到哪去了。再說定好的日子,只要你不改時間,刮風下雨俺都會來哩。手藝人不光守藝,還守時守信,這都是老輩人留下的傳統(tǒng)?!?/p>

這樣說著,楊剛民手持刻刀、腳踩踏板,又低頭干起活兒來。他面前擺放著一架小型的旋木車床,正在加工一根木頭。手拉腳蹬中,一根搟面杖漸具雛形。

楊剛民告訴記者,旋木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工藝,因為加工時須圍繞中心軸旋轉木料,所以得名旋木,也有地方叫木旋。旋木工藝最大的特點是,手藝人手持刀具對木頭不停地旋削,直到旋削出理想的形狀。

楊剛民今年68歲,家在清豐縣六塔鎮(zhèn)楊樓村,我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楊家旋木工藝傳承人。他說,打他記事起,家里就擺滿了成品和半成品的旋木器具,爺爺、父親都是旋木工藝的行家里手,農村稱之為木匠。那時候,這門手藝還很吃香,不僅能養(yǎng)家糊口,還能有盈余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棒槌、臉盆、筆筒、茶筒、碗、蒜臼子和口哨、嘩啦棒槌等物件,多數(shù)是旋木制品。因做工精細,品種齊全,楊家旋木在冀魯豫三省交會地帶小有名氣,慕名來家里定制旋木器具的客戶絡繹不絕。從小耳熏目染,楊剛民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走村串巷為人加工旋木器具了。

“不同的旋木制品需要不同的木材?!睏顒偯裾f,“咱這一帶,常用的有榆木柳木梨木。這個搟面杖用的是棗木。棗木顏色好看,花紋漂亮,因其生長過程中抗風沙抗病蟲害能力強,木質結實堅硬,油烹水煮都不易開裂變形?!?/p>

楊剛民告訴記者,選好木材只是第一步。接下來去皮,然后再按照旋木制品的尺寸大小,將木材截成或長或短、或厚或薄的木段木板,在天氣晴朗時風干晾曬。春秋時節(jié)風干晾曬20天就行,冬夏兩季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,以免過干或過濕。干過頭或濕過頭了,都會影響旋木制品的成色和使用壽命。車出成品后,還要雕花、修邊、打磨、著色……

“旋木制品又慢又瑣碎,也不值錢,如今已沒多少人稀罕了,就他一個人還守著這營生不放。鼓搗了一輩子,也沒弄出啥名堂?!蹦绢^變成搟面杖的過程中,旋木車床下堆起一些卷花和木屑,楊剛民的老伴蹲下身子,一邊收拾一邊說。

“你給人家說這些干啥?”楊剛民說,“祖?zhèn)鞯氖炙?,還能在咱手上失傳了?”

20世紀90年代,楊剛民先后收過三個徒弟。除了本地的,還有一個從河北邯鄲大老遠跑來拜師學藝的小伙子。然而,隨著現(xiàn)代科技的進步,手工制品逐漸被機械制品替代,一些傳統(tǒng)手藝開始面臨慘淡經營的困境,旋木也是。旋木工藝難度大,經濟效益相對低,愿意學習和傳承這門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。楊剛民的三個徒弟也相繼另謀生路去了。

楊剛民的兒女都有各自的事業(yè),經濟收入不錯,早告訴他不用再耗神費力地給人家旋木了,好好享幾年清福,可他聽不進去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不是懈怠了這門手藝,而是更加有緊迫感了,天天起早貪黑地忙活。人家是少小離家,楊剛民則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因為孫子孫女不得不把他的工具藏起來,才能讓他閑下來,今年一過完年,他干脆攜老伴來到市里,在經開區(qū)昆吾辦裴王合村租了個房子,一門心思地從事起旋木工藝。

“我就是想趁著手腳還能動,再多打磨點東西?!睏顒偯裾f。

“楊師傅的手藝好,物美價廉,結實耐用。我們這幾個人玩的陀螺,也都是請他打制的?!毙緮偱赃?,幾個離退休老人正說說笑笑地抽打著各自的陀螺。鞭梢到處,幾只大小不一的陀螺飛速轉動,嗡嗡作響,虎虎生風。

這時,一位高姓女士來取先前定制的一對狼牙棒,仔仔細細地看了看,又上下左右地揮舞了幾下,連聲說好。

有人夸老伴的手藝好,楊剛民老伴的情緒也好起來了,指著掛在三輪車把上的兩個二維碼牌說:“大妹子滿意就好。恁是用現(xiàn)錢,還是用微信、支付寶?”

高女士說:“我給你微信轉賬吧。”

楊剛民老伴告訴記者,兒女見九頭牛也拉不回他們的老爹,也不勸阻了,幫著設置了收款二維碼。不圖他們掙多少錢,收回木料的成本就行。孫子孫女的態(tài)度也變了,說要湊個雙休日來給爺爺奶奶拍視頻,準備把他們的旋木工藝品推介到網(wǎng)上去。

“沒想到老了老了,”楊剛民老伴樂呵呵地說,“又時髦了一把。跟他出來這些天,我也學會用手機買米買菜了?!?/p>

說話間,旋木車床轉動間,又有人圍攏過來,挑選搟面杖、蒜臼子、筆筒等。嘀嘀聲不斷響起,每響一次就有聲情并茂的語音提示,已到賬多少多少元。

雨后初晴,老手藝搭載上新的收款方式,相得益彰,給街頭又添一景。記者 劉文華




責任編輯:劉循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