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號,魏勝先先生走進(jìn)濮陽市油田第十中學(xué)開展《黃河文化“濮陽十根”》專題報告會。學(xué)校校長方建奇、副校長謝敬喜、李艷、韓本慶及300多名教職工參加。
華夏文明,是世界文明最閃耀的一顆明星,“龍鄉(xiāng)”文化是目前可知的黃河流域文明中最古老、最悠久的代表文化。濮陽,這個被歷史凐沒的“明珠”,從濮水之北而生,誕生了另華夏子女驕傲和自豪的文明諸多成果。
魏勝先,濮陽市教育局原副局長,中教高級職稱,連續(xù)三屆任河南省政府督學(xué),資深教育專家。出版專著《放飛希望》,主編《課外名作悅讀》系列叢書、《書香濮陽》等?!跺ш桙S河文化“十根”》,曾在省內(nèi)外宣講,引起強烈反響。2020年11月,他代表濮陽市參加河南省“黃河故事”宣講展播活動,榮獲一等獎第一名。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,市關(guān)工委、教育局、黃河河務(wù)局將“濮陽十根”錄制成10個視頻,在全市播放,受到一致好評。
開篇話
黃河——文明發(fā)源地,中華母親河
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。延續(xù)歷史文脈,堅定文化自信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。
濮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(fā)源地,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中華文化看中原,中原文化看河南,河南文化厚而廣,上古文化看濮陽。
黃河文化濮陽十根:龍根,帝根,字根,詩根,孝根,弓根,姓根,琴根,藝根、歷根。
神奇中華第一龍,黃河之濱古帝丘,
蚌塑承載古文明。三皇五帝足跡稠。
濮水之陽根祖地,諸侯會盟傳佳話,
華夏世代共圖騰。英雄逐鹿競風(fēng)流。
——贊龍根 ——贊帝根
龍在我們民族的心目中,代表著吉祥,象征著神圣,又是力量的化身。在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里,陳列著一條用貝殼砌成的龍??脊艑W(xué)家稱它為“中華第一龍”?!爸腥A第一龍”的發(fā)現(xiàn),再次證明中國是龍的故鄉(xiāng),中原是中華民族的發(fā)祥地,中國人是龍的傳人。
漢字之美甲天下,桑間濮上潤衛(wèi)風(fēng),
文明古國唯中華。衛(wèi)鄭新聲耀詩經(jīng)。
倉頡造字功蓋世,絕世紅顏矗風(fēng)雨
昌意古城見奇葩。載馳抒寫愛國情
——贊字根 ——贊詩根
魏先生為大家講解了倉頡造字的故事和漢字演變的過程。還為我們分享了《詩經(jīng)》中為后人所吟唱的千古佳句。
大河湯湯伴古韻,濮陽名村東北莊,
伏羲斫桐始作琴。中國雜技一故鄉(xiāng)。
澶州自古多俊秀,櫛風(fēng)沐雨七百載,
奏出世上天籟音。國際舞臺展榮光。
——贊琴根 ——贊藝根
黃帝后裔將張揮,龍都顓頊僧一行,
輔佐顓頊研軍備。天文歷法建奇功。
帝丘都城弧星現(xiàn),六合八荒始有道,
發(fā)明弓箭顯神威。上下求索萬古名。
——贊弓根 ——贊歷根
“濮陽十根”是濮陽黃河文化的主干,也是中原和中國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及瑰寶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(shè)“文化強國”的時間表。作為濮陽人,我們應(yīng)該為濮陽享有“十根”文化而自信;應(yīng)該為生活在濮陽這塊人杰地靈的土地上而自豪;更應(yīng)該為弘揚濮陽“十根”、建設(shè)“文化強市”而自強不息,貢獻(xiàn)聰明才智!
身為濮陽油田十中的一員,應(yīng)秉承“行文教育”理念文化,時刻謹(jǐn)記校訓(xùn)“志道據(jù)德依仁游藝”,校風(fēng)“博學(xué)于文,約之以禮”,教風(fēng)“學(xué)而不厭誨人不倦”,為培養(yǎng)“仁義禮智信、溫良恭儉讓、忠孝廉恥勇”的文質(zhì)彬彬好少年而努力。
新聞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