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7日,走進臺前縣鳳臺街道辦事處籌備組玉皇嶺村,有關移風易俗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,一陣陣文明新風撲面而來。
據(jù)相關負責人介紹,玉皇嶺村97歲的老人王少堂今年2月因病去世,按照當?shù)嘏f俗,老人去世后應該風光大葬。但在該村“兩委”干部和紅白理事會勸解引導下,老人家屬決定從簡辦理喪事,花費相較以往節(jié)省了近2萬元。
舊陋習當破,新風尚當立。鳳臺街道辦事處籌備組成立以來,在抓好組織、宣傳、落實上狠下功夫,聚焦紅白喜事過程中的高價彩禮、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、封建迷信等突出問題,深化推進移風易俗,破除陳規(guī)陋習,全方位樹立積極、健康、向上的文明新風。
在“立”字上夯基礎,壓實責任強領導。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,召開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,明確責任分工,狠抓工作落實,推動形成“各村行動、群眾自治、典型示范”的工作格局。
在“帶”字上下功夫,強化宣傳聚民心。發(fā)揮好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,組織所有村干部、黨員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帶頭簽訂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承諾書,嚴格落實紅白喜事事前報備制度,以身作則帶動廣大群眾轉(zhuǎn)觀念、破舊俗、樹新風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平臺,切實用好各村網(wǎng)格員、志愿者服務隊伍,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,力求將文明之風真正吹進群眾心里。
在“治”字上做文章,村規(guī)民約領風尚。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,修訂完善村規(guī)民約,從社會治安、村風民俗、鄰里關系等方面對村民的行為進行規(guī)范。積極挖掘移風易俗先進典型人物,推動形成崇尚文明、勤儉節(jié)約的公序良俗,讓農(nóng)村群眾做有標準、學有榜樣,爭做移風易俗文明鄉(xiāng)風的參與者、推動者、傳播者。比如張莊村、玉皇嶺村率先倡導厚養(yǎng)薄葬,骨灰不再進行二次棺葬,極大地減輕了人力、財力、物力,平均節(jié)省近60%。記者 王瑩
新聞熱點